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成武县  > 正文

执司法之笔 绘和谐之卷

作者: 胡德光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5-05-09 10:06

日前,在成武县法院大田集法庭,原告张某攥着发黄的账单,声音颤抖:“法官,这些卷帘门都是我熬夜赶工做的,58套啊!3年了钱还没结清。”

被告席上的合伙人李某冷笑:“没有合同,空口说每套580元?我们账本上明明480元!”另一合伙人史某更是拍案而起:“哪来58套?55套都算多!有3套是人家自己安装的!”双方的争吵让空气几乎凝固,卷帘门单价争议、安装数量误差、3套自动门的归属问题、混乱的手写账单没有签字确认……

就在承办法官一筹莫展之时,原告张某再次提交了录音及微信聊天,录音里史某认可欠款但对欠款金额不清楚,微信聊天记录中原告张某发送过该手写账单并模糊提及“欠款”,被告李某未回应。

调解桌上,4被告咬死“单价虚高”,原告怒斥“恶意抵赖”,初次交锋不欢而散。

“手写账单虽无签字,但与微信记录形成证据链。”承办法官王胜香敲响法槌。庭审中,她分析微信聊天中被告李某接收欠条后未予否认的沉默,解读录音里李某承认欠款的关键词……最终依据“高度可能性”原则判决张某胜诉。

判决书送达次日,两名被告冲进法庭:“凭什么信他的手写账?”王胜香耐心给他们解释,用红笔勾连微信、录音、账单的相互印证关系:“单一证据如浮萍,证据链条才能锚定事实。若当初签个字、订份合同,何至于此?”听着王胜香的释法析理,被告攥着判决书的手渐渐松开。他们走出法院,眉头却未舒展。

想起二被告走出法庭时落寞的背影,王胜香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尝试,拨通了双方电话:“咱们抛开输赢,就聊聊怎么把这事儿了结干净吧。”经过两个来回的拉锯战,态度强硬的史某突然有点哽咽:“我们在工程上垫了百万,甲方压着款,我们也是处境艰难……”再次做工作时给原告张某讲述了4被告的现状,“零头不要了,诉讼费保全费我担。”张某突然开口。最终,双方达成了和解,并一次性支付了卷帘门加工款,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。

通讯员 卢杰 记者 胡德光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